重量:每当开训前,最好将每羽选手鸽用秤称称一下体重,并将环号、羽色、性别、体重、训放日程表等等,做一个详实的记录。这些资料对日后的训放上,有一定的参考价值。
       集笼:在外训出门前几天,每天晚上巡视完鸽子后,将它们分别置于放鸽笼中,采公、母分笼为佳,连续性的做个几天,有助于鸽子在笼中的适应。当鸽子置于笼中非常安静后,即可不用再做集笼训练!
       颠坡:初期的几天可将整笼鸽子,一起拉出去转个三、五十分钟后,折回鸽舍附近空地施放。并检视鸽笼底部有否吐食情形,只要没有吐食情形,下次就可以直接拉出外训!虽然这些方法看起来或做起来相当麻烦,但对日后训放上折兵损将的情况,就会大大的下降!很多好鸽子在主人不当的训放,让它们做了无谓的牺牲品,第一次出门就迷失了。

近距:以鸽舍为中心,五公里、十公里自己决定,东、西、南、北,多放几次可以越来越抗压力,对日后的赛绩有决定性的影响!
       鸽子训练的目的是什么呢?主要是在锻练它们的体魄,由家飞一、两个小时,漫不经心的自由飞行,改变成小族群的外放训练。从初期的紧迫加恐慌,到后面舍家飞的嚣张与麻木!是鸽主的训放心血,此时有目共睹的颠峰状态!鸽子只要吃的下,就能飞!吃的少,状态肯定出问题了!再训一定会掉鸽子。水料分开吃的饱,水中加些《双歧杆菌》、《妈咪爱》消化快!外训的选手鸽每周再来一次《维吉尼霉素》,真的,鸽子养不壮,都很难!只要再多训放,比赛不入奖也很难!另外出去外训时,选择放鸽地点也非常重要:最好训山、平原,千万别在河边或江边放,鸽子很容易顺着河流,往上流或下流飞!因为水可以隔断磁场,在水边放很容易掉鸽子。鸽子有过山容易,过河难的现象,请多加注意!再说早晨的雾气,高度不过两、三百米,鸽子只要放出去,都会飞上这雾气层!上面的能见度是阳光普照,大太阳的天气没问题,只有放鸽人在下面瞎操心罢了! 
       训放路线的规划:
       1、10-30公里做四方放飞。
       2、依据赛鸽比赛位置,在50-80公里做扇形放飞。
      3、100公里考虑跟鸽会放鸽车。

鸽友可以买张地图,在地图上标注好各点,按照顺时针,逐点放飞。

离群单飞训练:
在训放到一半的赛距时,回头单放50至70公里的单飞训练五次以上,也可以一天两次、二十次也是常见的训放次数。并选择归巢必经之路的同一地点训放。使鸽子在比赛归巢接近自已的巢舍时,不会跟著鸽群走冤枉路,而能脱群单飞,迅速归巢。训放的时间,以接近赛事归巢的高分速时间点,为最佳选择。

跳站放:
       放了30、50、80后不放120跳到放200,或者20、30、80、150后跳上放300,又如在短距离(20-50)多次放了后,放120、300、再跳放600;这是跳放。
       直放:
       放远距离的要直放,如放了500后不放700,直接上1000公里,或者放了600公里后跳放1500。 
       跳放是由于鸽子健康、体能、产蛋等等原因,必须让你的战将暂停翱翔,使他得到充分的恢复。跳放是一种无可奈何,直放是一种技巧。

训放归来:

注意鸽舍中的光暗调节,要有良好安静的休息条件!当鸽群进入中期的训放阶段:即200-300公里的训放,也是与鸽会大部队同车竞技的开始。舍外的家飞只是休闲中的散步,别再做太多的强求性家飞,可避免因强求飞多久,而产生乱栖息的情形!
鸽车集鸽太多太挤别硬上,可以减少中暑或感染疾病。进入比赛前的最后阶段,每天一定要做夜间的巡视与供水补给营养品,红土丸与磷酸钙可以经常喂,维生素没必要能少就少,只要鸽群能吃能喝就能飞。每天清晨要注意每个栖架中,选手鸽的粪便是不是符合健康要求!粪便太小或含水太多的,早上的家飞它就不必要出操。良好的训放不如让它安静的休息,没有良好的休息,多放几公里也是徒劳无功!吃的饱!休息的好!训放时自然会减少迷失,比赛时就能多一羽来争光。

让鸽子安心睡觉
       鸽子的正常休息,可以让它们在第二天有充沛的活力!尤其在训放或比赛时更是重要。
       第一次紧迫:从鸽舍捉它放入鸽笼。
       第二次:拿到楼下用交通工具往鸽会集鸽途中。
       第三次:将鸽子由笼中取出集鸽、验鸽、验印、验环等等。
       第四次:大笼中不熟悉的雄鸽攻击与追逐等。
       第五次:大车运送途中的噪音与颠簸。当鸽子紧迫时通常都会排出粪便,如果肠内的粪便都排完了!就会排出清彻不含杂质的水份,带有一点点的沾粘性,就好像鸡蛋的蛋白一般!当然这些物质确实也含有不少的蛋白质成份。所以训放回来时鸽子的体重,平均是减轻了10-20公克!好教练或高手,都会将每羽选手鸽的体重加以记录,做为饲料调整的依据!如果鸽子的体重一直往下,那这季的赛事,就碰不到奖金了!

(文章来源于:子凡鸽舍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