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自然界鸟类的羽色可谓是五彩缤纷,千姿百态,给我们生活的地球,增添了无限的生机。鸽子的羽色虽然算不上花俏,但却是很实用。它们这些丰富多彩羽色的形成,和它们所处的生活环境以及生活习性等诸多因素有关。它的羽色在防御敌害时起着十分重要的保护色作用。例如,灰色与青天、肚白与白云、绛色与沙漠等,以便于尽可能地将自己隐蔽伪装起来。
鸽界所用羽色命名大多数是根据羽毛色泽特征而约定俗成,我国地域广阔,各地都还带上地方色彩的专用术语,全部罗列不易。而只能按照鸽刊杂志常用的名称,参照国际惯用释名用语,大致可分为下列几种:
①灰(B)又称灰壳、灰二道(灰道)、灰二杠(灰杠)、灰二线、灰二楞(灰楞),也言或书写为“棱”、“轮”、二条、二线灰、蓝、蓝蓝裙、蓝蓝裙子等。其特征是全身蓝青灰色,颈胸部呈深灰色或灰黑色,覆羽间有两道较粗的带状黑楞,主翼羽端为黑色,尾羽接近羽稍处,也带有一道带状黑楞。
◇深灰(DB)又称黑灰、乌青壳、耗子皮、灰耗、灰耗子等。
◇中灰(SMOKY)又称瓦灰、垃圾灰、蓝、青、青灰、芦灰、烟灰等。
◇浅灰(B)又称银灰、银灰串子、粉灰、淡灰、白瓦灰、亮灰等。
◇石板灰(SLATE)其特点是翼羽上的淡黑斑点花纹形同大理石般疏密适度而得名。
②雨点(BC)又称麻、麻背、斑、斑点、蓝斑、蓝格斑。其特点是翼羽上的墨点斑纹形同落在灰羽上的雨点而得名。全身为灰色,覆羽上有两道黑楞,双翅主翼羽端黑色,尾羽末端有一道黑色的楞。
◇墨雨点(BLKC)又称黑雨点、墨雨点、黑麻、黑斑、黑鱼鳞。其特点是黑点子排列稠密,而近似于黑色。
◇深雨点(DC)又称麻花。其特点是黑点排列稠密而明显,仅次于黑雨点。
◇中雨点 又称中花雨点。其特点是黑点子排列稠密适中。
③黑(BLK)又称皂(皂子)、黑兆、墨(墨子)、黑皂、墨皂、黑壳等。
其特征是全身为黑色,唯腹部有全黑或灰色,也可灰中隐有墨班。
◇红毛黑 又称酱板黑、绛毛黑等。其特征是在黑色羽毛的表面呈有红色,可以是全身都是酱板色,也可以是局部呈酱板色,如翼羽、背部都是呈酱板色。
④红(R)又称绛(也言或书写为“酱”)、栗、红壳、米汤酱等。
其特征是全身通红,覆羽上有两道深红色的楞。
◇深红 又称红绛、大红袍、火葫芦、块头绛。
◇浅红 又称淡绛、红带灰。全身呈灰栗色,这类羽色在赛鸽中并不多见。
◇红楞(S)(RB)又称绛浪、红二线、红条条、红杠、紫道和银。其特征是以翼羽上有二道红楞而得名。全身为浅栗色,也有全身为浅灰色。
◇银楞(S)全身为浅灰色、浅粉红色或全身素裹呈银白色,翼羽上略带有二道极浅淡红色楞印。
◇红雨点(RC)又称绛斑、紫斑、红鱼鳞。其特点是翼羽上有红色雨点般的斑纹,头、腹、尾呈深灰色、淡红色或白色。
◇半截红 又称半截紫。有红色的翼羽和背部、腹部、头、尾呈深灰色,也有腹部呈深灰色。
⑤白(W)又称白壳、纯白。其特点是全身为白色羽毛,不带杂毛。
◇杂白(M)有两头乌、黑尾白、黑条白、垃圾白,也有全身的白羽中,夹杂有几枚黑羽、红羽或灰羽。
⑥花(G)又称部分白、挂花、瘌花、瘫花、落花、花脖、驳印、星等。其特点是在灰色、黑色或红色羽毛中间掺杂有部分白羽。
◇麒麟花 其特点是全身有鳞片般的斑纹,覆羽上没有二道楞。按照黑色与白色比例又分为白麒麟(白色多于黑色)、黑麒麟(黑色多于白色)、红麒麟(绛红色鳞片)、三色麒麟(具有黑、白、绛三种鳞片斑纹)。
◇蝴蝶花 又称马甲。其特点是全身白色,翼羽上有似雨点般对称的斑点,在飞翔时形似蝴蝶而得名。
◇喜鹊花 其特点是头、尾和羽翼呈黑色,背、腹呈白色,形同喜鹊而得名。
◇宝石花 又称钻石花。其特点是有红白相嵌,也有黑白相嵌,形同宝石而得名。
◇三色花 其特点是全身有红、黑、白三种色彩组合镶嵌。
◇火凤凰 其特点是全身白色,而全身均匀地飘落下一片片火红色的羽片,也可夹杂一些不起眼的黑色羽班和黑色羽丝。火凤凰也是幕利门品系中的专有羽色。
⑦白条 指翅膀上1~10根主翼羽或主翼羽间有白色羽条。
◇灰白条(BWFT)指灰壳带白条。
◇黑白条(BLKW)指黑羽带白条,还有雨点白条(CW)、墨雨白条(DCWFT)。
◇红白条(RW)又称酱白条、绛白条、红绛白条,即红绛带白条(以示与全绛区别)。
◇花头白条 指花头带上白条,有花头绛、花头雨点白条等。
⑧断腰 断腰是指腰部有一块大小不等的白色羽毛区,有雨点断腰、灰断腰等。
⑨漏底 漏底是指肛门(俗称“蛋档”)部位有一块大小不等的白色羽毛区,有雨点漏底、灰漏底、黑漏底等,也有既有断腰,又有漏底的。
⑩白眉梢 指眉梢处有一道似画眉般的白道。
鸽的羽色一般是终一而不变的,但也不绝对全是如此。偶尔也会有发生在初生羽换装的时候,却发生雨点鸽却换上了灰色羽装,或者是灰色鸽变成了淡雨点鸽;也有在换羽条时,被换上一根或几根白条,或白条换成原色条。此外,偶尔也会出现有一半是灰色,而另一半却是雨点鸽。